正好在去年的这个时候,胡舒立老师的财新传媒启动了,并提出了“全媒体”战略,具体体现是:
“我们正在重新审视现在的读者需求,分析和评估现在的市场环境带来的新机遇、新挑战,力求通过期刊、网站、视频、图书、会议等多种形式,实现更快更多元化的新闻传播,建立全媒体平台。这包括《新世纪》周刊、《中国改革》月刊和财新网,也包括一系列其他新媒体产品,例如视频新闻、手机资讯服务等,有些已经初见成果。另外,财新传媒的图书出版、高端会议活动也已经并将继续与广大读者见面。如今,财新传媒还在广招人才,特别是有志于创新的高端人才,共创新媒体全媒体时代的佳业。”
是的,互联网这个怪兽,以它的极大包容度吞没了读者的视觉和时间,又给读者们另一个空间去表达与自行传播,这使过去的媒体之王报刊、杂志、电视、电台,失去了统治地位,这种状况不但使象胡舒立老师这样优秀的中国传媒人感到压力,更让象美国这样的传媒大国中的巨鳄们已经无法呼吸。
让我们回到数据,来看看美国的传统媒体的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境遇吧:
图一:1990年-2010年美国主要大报的发行量变化
注意从2000年开始,华尔街日报开始网络化,2003年对于网上内容进行收费,以此保持了较理想的受众量。
上图是关于受众量的,下图则是关于客户量的
图二:传媒的广告战争:TV vs Internet 。从:收益、到达率、增长率以及广告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对比,结果是传统的TV广告虽然在现有收益上超过互联网,但在其它三个方面完败。
报业的坍塌。且不去看报业的萎缩现象,看看报业上的分类信息广告为客户带来的收入趋势吧,从2001年至2010年下降了92%(美国数据)。
上帝指着这些图说:其实你们并不是看不到这个趋势,你们真的缺的是面视与改变的勇气,想用IPAD逃避?不,它救不了你们。
是的,胡舒立老师所描述的全媒体,也只是发行渠道的多元化,这是传统媒体的在新的互联网模式下的较偷懒的方式,但又让自己兴奋的方式,包括我国的报纸上网工程,形变而实不变。
我们再回到互联网的真实情况,以FACEBOOK、TWITTER、QQZONE、新浪微博为例:
图2010年全球互联网发展图:
社会化媒体方面,每日FACEBOOK上有2000万的APP安装量、这将是其后最大的社会与商业潜力、全球有1.5亿博客作者、TWITTER上有250亿条信息
图二:《全球社会化媒体版图》
图三:2010社会化媒体发展概况
一句话用户把时间都耗在了SNS里了,你是独善其行呢,还是投身捞回呢
图四:再来看看你们的广告顾主的情况
2010美国投放在FACEBOOK上的广告为90亿美元,占美国社会化媒体广告投入170亿美元的53%,而美国社会化媒体广告投入是全球的一半;2011年,百事可乐将在23年以来第一次不再在全美橄榄球上投入广告,全力转向社会化媒体的投入。
图五:纽约时报的外链用户来原统计
相信今后,直接访问网站的比例还会下降。
我有一个著名的朋友曾大骂百度、GOOGLE ,说媒体没法做了,都被搜索引擎占了。哦,我想现在我接着骂:咱媒体没法做了,都被社会化媒体拿去了,不,以后都会被这帮人拿走。
当然传媒人也在不断的思考,今天在新浪微博上《青年时报》社长章丰老师(@青年时报章)贴了这么一张图:
他的解说是:#传媒长尾模型#移动互联时代,长尾模型是传媒转型的可行路径。把头部(广播式媒体)做得更精致有效,关键是提升解释力和公信力;长尾(社会化媒体)作为主要突破方向,关键是引入众包机制,激发用户生产和传播能量;头尾呼应完成过渡期。(他的这一段,也是我写这今天博客的动力)
他的解说,立即让我想起另外一个经典案例:晨星公司,1984年这家以财经信息为起步的公司,不断地深化其信息内容的数据化,着力发展专业方向的分析师,并提供给自己读者个性化的投资信息与工具,最后成为了全球顶尖的基金评级的权威机构。
这个例子完美的诠释了章老师的“把头部(广播式媒体)做得更精致有效,关键是提升解释力和公信力”。也就是说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自身积累下来的信息,深挖信息的纵向扩展,而不是与社会化媒体上的个人比谁早,谁及时,更不是以标题来哗众取宠。
即使你要快,也要快得有深度。
同时对于长尾的信息,就不要自己想着独立建立一个社会化媒体,如凤凰网的微博、财新网的思想家了,融到社会化媒体平台里去吧,学学新周刊的新浪微博操作吧,你可以随时去影响你的用户,而不是看着自己报纸的阅读量或网站的PV,那些在当今已成为了富裕浮云了。
另外一个例子,更为经典。
新浪网开始的十年他们走过了四通利方论坛、新浪新闻、新浪博客,他们曾经的新闻在@老沉 作坊式的推动下,曾经让许多传统媒体叫骂;他们曾经的博客也被人们誉为自媒体地兴起,从而却立了新浪网网上新闻与内容门户的绝对权威,但新浪发展十年后的如今,他们自我的渐进式的革命,产生了新浪微博,这一拥抱社会化媒体大潮的举措,不仅仅使其股价在两年内翻翻,更重要的是蓄积了新浪网今后十年的发展动力,以及用户强大的忠诚度。(见我去年7月写的《新浪的渐变》)
电子商务的运营者们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,已经开始投入社会化媒体之中,因为他们知道那里有自己的潜在用户,那么作为同样是企业的传统媒体,是否不要让上帝再指着鼻子说了呢?,但愿我过去写的关于企业在社会化媒体中的作为(cnsns.blog.techweb.cn/archives/245),对你有帮助。
这篇文章我不会投到专业媒体(因为从来也没投过),我不是专业的媒体工作者,而且文字、布局都不专业,另外还会有不少错别字,但我会投到新浪微博上,我相信传播力绝不会逊色于一个专栏文章。除了在社会化媒体上传播快之外,更重要的原因是:我对数据做了基本的收集、整理。
最后再次感谢章丰老师,正是他的短短几句,促成了我在短时间里写了这篇东西,让我受益良多。这也是社会化媒体的特点,在短时间里用户之间相互刺激,而产生更新的内容,更准确地说是微博参与了这次内容的创作。
|